近日,河南省科技厅公布了《河南省2023年第二批科技发展计划》名单,我校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斩获了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研发专项各一项,分别为张岩教授主持的“豫产大宗中药材深度开发、产品创制与产业化”项目(项目号231100310200,资助经费1500万元)和马常阳副教授主持的“植物源食品功能配料精准营养研发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项目号231111112100,资助经费240万元)。继2022年度康文艺教授获批的国家十....
合理设计高效电催化材料是发展电催化体系的关键。低维异质结电催化剂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因此吸引全球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近期代磊教授团队与其他高校青年课题组通力合作,在低维异质结电催化领域取得系列重要研究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等国际期刊。1. 介孔PtPb纳米片高效析氢和乙醇氧化2D贵金属纳米材料具备大的比表面积和表面上的丰....
河南省脑靶向生物纳米药物重点实验室围绕国家“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科技项目研究方向,聚焦复杂脑部疾病的诊疗研究。其中,脑胶质瘤(GBM)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脑肿瘤,其发生率和死亡率较高,临床上至今仍然缺乏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日前,实验室在癌细胞膜与线粒体杂膜伪装Gboxin负载的仿生纳米药物用于GBM治疗方面取得最新进展,论文以:“Cancer cell-mitochondria hybrid membrane coated Gboxin loaded nanomedic...
近日,米兰app官方官网丁建清团队和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黄伟团队合作在国际生态学期刊Ecology Letters在线发表题为“Trade- offs in non- native plant herbivore defences enhance performance”的研究论文,揭示了昆虫取食压力重塑入侵植物对广食性昆虫的防御策略,将更多的防御资源用于生长,进而促进外来植物入侵。外来植物与植食性昆虫的互作关系演化,是外来植物成功入侵的重要原因。外来植物进入新生境后,由于逃离了原产地专....
近日,农学院冯海超(2023年,获聘我校青年英才A岗)以第一作者在国际知名期刊New Phytologist(影响因子10.3)上发表了题为“Listening to plant’s Esperanto via root exudates: reprogramming the functional expression of 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研究成果,提出了植物通过跨界信号交流调控根际微生物功能时序表达的新机制。根际微生物被称为植物的第二基因组,能在进化过程中与植物形成功能丰富的共生体....
近日,我校物理与电子学院张杰磊课题组基于北京谱仪III(BESIII)实验采集的100亿J/y实验数据,关于超子-核子反应过程Ξ0n→Ξ-p的研究成果发表在物理学顶级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杂志[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30, 251902 (2023)]。这是首次在正负电子对撞机上研究超子-核子相互作用,为此类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高能粒子束流轰击靶材料的散射实验对于研究物质的内部结构和基本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像π±和K±这样的....
急性缺血性卒中再灌注引起的脑微环境改变是神经功能恢复的主要障碍,也是溶栓治疗后卒中复发的重要原因。然而相应临床药物极为有限,现有疗法也未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长期生存质量。中药来源的活性天然产物为该疾病的药物研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库,然而,因受限于水溶性、稳定性、生物相容性、靶向性、有效性以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等问题,此类天然产物的成药性较差,极大限制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研发。另一方面,这些有效成....
近期,米兰app官方官网材料学院赵勇教授团队在高比能碱金属电池电解质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Ordered and Fast Ion Transport of Quasi-solid-state Electrolyte with Regulated Coordination Strength for Lithium Metal Batteries”为题,以全文形式在国际化学顶级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发表。图a)传统准固态电解质中无序且缓慢的离子传输行为;b) 新型准固态电解质中有序且快....
近日,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董冠鹏教授团队在国际地理学顶级期刊Annals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Geographers上发表了题为“Periodicity and Variability in Daily Activity Satisfaction: Toward a Space-Time Modeling of Subjective Well-Being”的论文,也是董冠鹏教授团队自2016年来在AAAG发表的第5篇重要论文(2016,2017,2019,2020,2023)。该论文在国际上首次开发了一个面向复杂时空轨迹、调查问卷等多源...
近日,我校生命科学学院丁建清教授团队在国际生态学顶级期刊Ecology Letters上发表了题为“Rapid evolutionary tradeoffs between resistance to herbivory and tolerance to abiotic stress in an invasive plant”研究成果,揭示了入侵植物抗虫性和抗逆性功能权衡演化规律及代谢机制。入侵植物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响应和适应,是入侵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的重要研究内容。逃离专食性天敌昆虫控制,被认为是植物成功入侵的重要....